台资争相西行 今年重庆有望成台商第三大投资地

发表时间:2013-06-04 10:19来源:西促会

图形 王若静 制

   今年重庆有望成为台商投资最集中的第三大投资地

  长期活跃在东南沿海的台商,正一路向西,聚集重庆寻求产业机会。昨日,记者从市台商协会获悉,今年,重庆有望成为台商投资最集中的第三大投资地。目前我市多个区县看中其中的商机,跃跃欲试谋划产业“蓝图”。

  大足欲建台商产业园

  昨日,从大足区政府传来消息,市台商协会将与该区打造“台商产业园”,以吸引更多IT和汽摩台资企业落户。

  大足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目前已达成意向性协议,由于部分细节还在磋商,不便透露。

  不过,记者从相关人士方面打探到,该台商产业园将落户在大足区万古工业园区,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预计将建成2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此外,为解决台商子女的入学问题,提升投资环境的“软实力”,在该园区附近还将修建一个占地约200亩的综合性学校,涵盖幼稚园、初中、高中等年级。建成后,可容纳5000名学生就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该项目离“敲定”还差一步,但大足方面对此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近日,大足区区长周少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此规划,他称,“台商产业园一旦建成,不仅将提高园区企业的入驻效率,迅速集聚一批规模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还有利于大足优化生产力布局,带动当地经济转型,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起产业集群。”

  多地瞄上产业转移机遇

  无独有偶,渝北、永川、璧山、铜梁等多个区县也正悄然勾画自己的产业转移蓝图,着手打造台商产业园。

  “我们将紧紧抓住宏碁、仁宝、纬创等笔记本组装项目和一批跨国公司落户保税港区和两江新区的契机,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昨日,重庆(渝北)台商工业管理委员会招商处处长王胜军向记者介绍,目前,园区已引进落户创隆、华胄、联强等台资企业,涉及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等行业,“接下来,还将大力引进能与之形成产业链的电脑及外围设备制造、研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记者还了解到,重庆(永川)台商工业园去年底已引入全球最大的电路基板制造商——台湾华科事业群,该项目占地959亩,计划投资8亿美元,主要生产PCB电路板、被动原价、电感电阻等,年产值将达200亿元。此外,其集团旗下的瀚宇博德、江苏华科电子、信昌电子、精成科技等公司也将到永川投资。

  而铜梁方面介绍称,重庆(铜梁)台商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引进台湾宏致、实盈、贸联、裕兴、昆旺等近百家台资企业。预计到2015年,该园区将形成500亿元的产值能力。

  位于璧山的台商工业园,在上个月底刚满“周岁”。昨日,该园区企业服务部唐部长告诉记者,该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有56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包括全球食品领军企业台湾统一食品、全球笔电机壳生产巨头企业展运电子、全球最大电脑键盘鼠标生产商精元电脑,以及全球最大笔电枢轴生产企业新日兴公司等”,他还介绍,该园区总投资额超过150亿元,将实现产值500亿元。

  台商产业转移背后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个区县竞抛“橄榄枝”,希望与台商成为“合伙人”,在背后折射出台商产业转移带来的巨大需求和商机。

  市外商投资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997年重庆直辖以前,台湾在渝投资的企业只有寥寥数十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重庆直辖后,引发了第二波投资浪潮,重庆开始出现一些中大型台资企业的身影,如台塑集团、东阳实业等。

  “而在渝投资最大的一股浪潮,还是继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台湾IT代工巨头入渝后,引发近千家台资配套企业纷至沓来到附近区县设厂。”该负责人表示,这为区县转型升级带来动力,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例如,曾经是“西部鞋都”的璧山,因数百家台资电子配套产业公司的落户,变成IT重镇。

  据市外经委的统计,截至去年底,重庆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60家,累计合同金额超过198.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7亿美元,仅今年1~4月,新获批的台资企业就有6家,多从事软件、摩配制造等行业。

  近年来,重庆推动了以笔电为中心的网络终端产品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形成了多品牌商、多制造商、多产品的格局。除了生产笔记本电脑外,还生产打印机、台式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路由器等网络终端产品,重庆成为内陆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在重庆快速形成“5+6+700”的笔电产业集群。在重庆笔电基地的快速发展中,台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台湾十大电子厂商中已有9家落户重庆,重庆也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今年,重庆将有望成为台商投资最集中的第三大投资地,而前两大投资地分别是江苏、广东。”昨天,记者联系上市台商协会会长李文勋时,他刚刚返回台湾。“过几天同我一起返回重庆的,还有一批来渝考察的精密机械类台湾企业。”在他看来,除了IT巨头的磁吸效应外,“渝新欧”铁路的开通、两江新区的利好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台商在重庆的投资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

  他分析称,如今台资企业不光追求成本低,更看重中西部内陆市场的前景。

  在今年以来我市举办的多次经贸交流活动中,不少客商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在上周举办的“2013台湾医疗、保健暨银发产业对接洽谈会”上,台湾贸易中心负责人黄惠玲曾直言,“目前重庆经济发展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机,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台湾投资者来说,逐鹿中西部的时机已经成熟,再不去就会留下遗憾。”

  地理论见

  避免出现区域产业同构

  “目前多个区县都在制订自己的经济发展计划,希望成为承接产业的重要一方。”重庆交通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谢水清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仅有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能实现承接产业转移,除了愿望还有两方面的重要因素。他进一步表示,一方面是了解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是要了解、结合本地的特点和优势,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承接产业转移。

  知名管理学家、北京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组组长艾学蛟教授则认为,目前西部是承接传统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西部省份就重庆而言,所面临的已不仅是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还有东亚经济的一体化机遇,“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发挥出特点和优势起到承接的作用,不要让这些产业绕过重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关键。”

  他建议,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脱离当地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禀赋,在产业转移和吸收过程中要明确方向性,避免“跟风”盲目引进外部产业,导致出现区域产业同构。

    记者 郭欣欣

推荐阅读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
2024-02-06
2023-12-31
2023-11-07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