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芝艰苦创业带头致富

发表时间:2012-11-26 10:54来源:西促会

宋培芝 195410月出生 ,汉族 小学文化程度 ,现任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平原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1993年被评为云南省三八红 旗手 1991年被评为思茅地区双学双比女能人 1994年被评为思茅市优秀党员 199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 1999 年被评为思茅市双学双比女能人 2001年被评为思茅市先进个人 、思茅市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 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村官 2005被评为 全国中小型企业优秀代表 2009年被评为云南省巾帼文明标兵 。多年来 ,宋培芝共11次被思茅镇党委表奖励。

平原村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城乡接合部 由于支持国家建设 ,大量土地被国家征用 ,村民就业便成为平原村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在 宋培芝的带领下 ,全村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集体企业24 ,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 2010 ,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 ,其中从集体 济中获得的收益部分占60%。全村集体福利得到大的提升 ,奔小康的梦想和希望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当了10多年村官的她 ,今年再被村民们选为村支书和村主任 。面对乡亲们的信任与重托 ,宋培芝说:乡亲们选择了我 ,我就不能自我放 我活着一天就要为乡亲们做一天的事

苦创业拼出人生大舞台

出生于1954年的宋培芝没读过几天书 ,贫穷的家境让她小小年纪就体会了生活的艰辛 4岁时 ,她的父亲病故 6岁时 ,妹妹夭折 ,母亲改 。宋培芝11岁才上小学 ,读到二年级时由于家庭困难便辍学了 。一个不满14岁的女孩子开始了自己讨生活的历程 。当时 ,她在普文茶参加 劳动 自己养活自己

艰辛的生活中长大的宋培芝20岁时回到了平原村 ,参加了平原村的蔬菜队 。后来 ,她与一名贵州籍退伍军人结合在了一起 。婚后的生活是 艰苦 198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激发起了这个刚强女人的雄心 。宋培芝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 ,在自己的菜地上开始了致富梦想。

她借鉴外地的经验 ,在平原村第一个建起了塑料大棚 。有了大棚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反季蔬菜 、稀缺蔬菜 ,又可以旱涝保收 。为了解 决种菜的肥料问题以及增加养殖业的收 ,她将几年卖菜积攒的钱建起了养猪厂 。这样 ,她从一个单一 的蔬菜产业延伸成了两个产业 ,搞起了 循环经济 。从此 ,她家年收入超过了万元 ,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1988 ,宋培芝一家圆了新房梦 ,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 。就在搬进梦寐以求的新居的时候 ,宋培芝大胆地承包了本村一个连年 亏损的企——位于五一路的复兴旅社 。通过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经营 1年下来 ,她在完成承包额4万元的基础上还多交给村里5000 自己 净利润近2万元。

在经营旅社的同时 培芝对自己的菜地 、养猪厂也没有放松过 。种菜 、养猪 、承包旅店三管齐下 ,宋培芝家每年的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 自己富了 不能亏了集体 宋培芝说 1990年初 ,她主动向村里提出将旅店每年的承包费提高至6万元。

头致富帮贫助困做群众贴心人

2000年开始 ,村主任职务开始实行村民选举制 当然90%的村民都投了她的票 ,村民们说:冲宋培芝发家致富那种拼搏劲 心地善良 ,我 们应该选她当我们的领导 对于宋培芝而言 当村官意味着放弃自己更多的利益

1998 因为当了村官 ,宋培芝不便再经营村里的下属企业 ,她主动把旅社的经营权交回村里另行发包 。按合同约定承包期未满之前收回承 包权 ,村里应补偿她6.5万元的违约金 ,但她1分钱都没要 。此时的宋培芝家 ,其实正是遇到了新困难的时候: 丈夫下岗 ,两个孩子待业在家 于是 ,宋培芝和家里人商量 ,根据各人不同的特点 ,给儿子买了辆货车搞运输 女儿则开了一家冷饮店 自己和丈夫承包了800亩荒山种植茶 ,建起了茶场 。这样 ,宋培芝在村里忙 丈夫则在茶场操持 。几年来 ,宋培芝家陆续建起茶叶初制厂1 、精制厂1 。通过几年的艰苦努 ,不仅解决了自家的就业问题 ,而且也为村民们创造了就业岗位 ,茶场招收失业人员148 ,这个茶场已实现年总收入上百万元。

2007 ,宋培芝抓住国家对生猪养殖扶持力度加大的机遇 ,投入120万元建起了一个养猪场 ,让女儿和女婿经营管理 同时 ,为了响应城市 建设的要求 ,宋芝把原来建在城里的一个茶叶精制厂搬迁到了山上 ,在原址上建起了一个酒店 。尽管宋培芝的企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 ,她却 一如既地帮住困难村民 ,率民致富的举动让她深得群众的信任。

有个村民劳改10多年回村后 ,想开个旅社自食其力 ,但一直贷不到款 。宋培芝作为村委会主任 带领村干部多方协调 ,帮他贷款20万元 ,盖 起了一栋5层楼的旅社 ,这个村民后来又贷款搞石场 ,赚钱后又盖了一栋旅社楼 固定资产达70多万元 ,年收入几十万元 ,对宋培芝感激不尽。 例如这样事情还有很多 ,村民们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当官为民率民共富走持续发展之

1992年开始 ,平原村的土地陆续被城市建设征用 7个村民小组 1489户的3753人的村子 ,现在只剩下了112亩田地 。村民如何就业成了 村最为紧迫的问题。

多年来 ,在培芝的带领下 ,平原村领导把安置失地农民和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 一是以土地开发为中心发展集体经 ,二是以建筑建材业为龙头发展集体经济 ,三是以村组办企业为重点发展集体经济 四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基础发展集体经济 。现在 ,平原 3281位失地农民基本得到安置 ,全村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集体企业24 ,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 2009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 ,其中农民从集体经济中获得收益部分占6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 ,平原村的发展有目共睹 。然而 ,要想融入城市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例如平原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种田无地 、就业无岗 、保 障较弱 、创业无钱 ,为寻求平原村以后的发展 ,从2007年开始 ,平原村在宋培芝的带领下 ,再次抓住普洱市北部城区建设的发展机遇 ,经过全 体村民的讨论 ,村里决定利用政府预留给村民发展产业的450亩土地 ,在北部城区建高水平的平原新村 并把新村命名为普洱马古镇。

平原新村的设任务落在了被查出患乳腺癌并做了切除手术的宋培芝身上 。在项目启动之初 思茅区领导对宋培芝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 ,你要做好吃大苦 ,受大气的准备啊 宋培芝说:为了解决村民失地后生活 、就业的大问题 ,我愿意接受考验!

看着窗外投资9亿多元的茶马古镇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宋培芝满怀憧憬地说:这个茶马古镇 ,就是我们给失地村民授的一份业 ,让平 的子孙代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管理建设繁荣和谐新农村

宋培芝公私分明 、公平公正处事的原则 乡亲们都很佩服 。几年来 ,平原村从未有到上级部门上访告状的现象 。无论是调解土地纠纷 、家庭 纠纷 ,还是催交集体企业承包费 宋培芝始终以一颗平常心秉公办事 。有一次 ,村里建一个小区 ,验收时村委会和村里的包工头在工程量的计 上有分歧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这位包工头是宋培芝的亲戚 ,宋培芝在处理事情时却不徇私情 ,坚持原则 。包工头开始很气愤 ,后来却通过 很多事情 ,认识到了宋培芝公平公正办事风格 ,不由得从心里感到敬佩 20045月的村委会换届选举 ,他仍投了宋培芝1票。

村里集体经济收入的管理是一个敏的问题 ,宋培芝带领班子一干人建章立制 ,用制度管人 ,也用制度管钱 。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 ,村民代 会议形成的决议一律在村务公开栏上向全体村民公开 ,接受全村村民的监督。

作为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宋培芝在创业路上展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女村官 ,她领导村民发展致富 ,形成了组组有企业 ,组 有项目的良好局面 ,尽到了执政为民的职责 ,村民得到了实

如今 ,宋培芝一心扑在建设平原新村茶马古镇的项目上 ,一天到晚奔波忙碌着 ,甚至连定期到省医院化疗的时间也一拖再拖 。她一心为群 ,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群众交给的事情办好 目前最紧要的是使平原城中村成为经济繁荣 、社会和谐的新农村 、新型社区 。这是宋培芝的 梦想 ,也是平原村3000多村民的梦想 。而这个梦

推荐阅读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
2024-02-06
2023-12-31
2023-11-07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