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和城镇化进程的简析

发表时间:2023-10-22 22:05作者:西促会研究发展部来源:西促会

西促会编者注:由乡村扶贫到乡村振兴,我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西部地区经济规模总量增幅显著。2023年,西部地区12个省份生产总值分达到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19.6%提高到2023年的21.4%。特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3年的1.50、1.64。西部大开发的二十多年来,12个西部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总量增长了将近十几倍,从2009年的1.58万亿元增至十年后的18.4万亿元,过了仅仅五年又增加了7.3万亿,西部地区增速迅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西部地区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繁荣度、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赴西部省份考察20多次,深入基层边疆一线,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大报告中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实现西部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时代战略举措。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西部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现状。


u=4181990482,4220243876&fm=253&fmt=auto&app=138&f=JPEG.jpeg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节 西部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农村现代化程度仍然很低。2018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彰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广袤的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也是因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加之传统谋生手段和小农思想的束缚,西部农村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产业市场竞争力弱

我国西部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高寒,地理环境荒漠,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频发,加之传统耕作技术的长期使用,使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加快了资源消耗和农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西部大部分地区产业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且多为初级产品,没有注重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挖掘产品价值。而且传统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盲目大量生产完成后不参与销售问题,造成生产与销售脱节。生产者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也无法根据市场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本地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而长期以来的持续存在也使得生产者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2.农村建设缺乏引导,设施水平差异较大

我国西部大部分村庄还没有经过规划引导,村庄空间格局的民居的建设都源于自发性意识,其后果就是乡村建筑杂乱无章。农民建房选址大多选择在自家自留地、承包地或交通较为便利的道路两侧,哪里地势好风水好就在哪里建,形成大量路边店、专属院,土地浪费现象严重。而且由于缺乏统筹和管理,加之农村环保意识淡薄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村庄环境卫生也频频出现问题,残垣断壁的废旧建筑随处可见,不少农户随意倾倒垃圾、丢弃杂物,严重污染环境。


近年来,尽管西部各地乡村的设施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各地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空间上造成设施布局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而且存在于村庄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对社会的需求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需求个体需求层次也由生存型需求转变。需求的变化使村庄设施配置供应不足,各类设施用地、建筑面积过低,严重缺乏文化设施。而且受自然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农民住房大多呈松散分布状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显得成本过高、利用率不高。


3.农民自身素质低下,观念意识亟待提高

现代化是指一种全面的社会状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精神等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其基础必然是人的现代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讲是知识的差距,也是人才的差距。同理,我国西部与东部的差距,从根本上说,也是知识上的差距,也是人才上的差距。


目前,西部地区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农村现代化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相对缺乏,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造成农民学习技能参差不齐,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造成一定困难。二是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还不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农村意识形态领域,侵蚀着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一些农村宗教、地域、家族观念固若金汤,封建迷信、陈规陋习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偏低,市场意识不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从业能力有待加强,等等。课题组多次在西部某传统村落调研时,看到当地农民思想观念极其落后,有钱也不愿改建厕所、建浴室,对个人卫生极不重视。由于该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经常会有游客前来参观,但是村里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给游客提供喝水、吃饭或者住宿。


二、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问题

近年来,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别。县域城镇化率比较低,多数小城镇人口聚集功能较弱。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个城市的城镇化一般能反映出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生产方式影响城镇化发展,特别是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产业部门转移,第二、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西部小城镇非农产业底子薄,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功能受到限制。第三产业创造的附加值和就业比重偏低,推动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西部地区创新动力和经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遏制。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要立足西部实际,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非农产业,引导重点城镇发展,增强人口对重点城镇的拉动作用,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三、西部地区城镇结构与卫星城建设的问题

西部各省市的城镇结构体系发育还不完善,一些城镇功能还不够健全,出现断层现象。“结构上,西部中小城市占全国城市总量的51.4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而超大城市和大中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占比不仅不大,城市人口规模也明显小于全国平均和中东部地区”。大中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卫星城在大城市周围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独立性的城镇。但是,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没能发挥其带头作用,西部地区个别省份存在大城市孤立发展。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在扩散过程中由于缺乏中小城市的支撑而难以对小城镇产生影响,限制了小城镇的发展壮大。同时,小城镇的发育不足和滞后,带动农村就近发展的难度加大。西部地区不合理的城镇结构,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进程。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西部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品质不高,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尤其是西部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导致西部城镇化建设质量下降,无法达到规定标准要求,对西部城镇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低质量首先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许多城市的交通存在不同程度的拥挤以及能源供应相对紧张等问题。二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性不强,缺乏区域整体概念,城市间建筑风格较为相近,无法突出城市个性。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城镇环境保护力度不大、群众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使西部地区环境状况恶化加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农村居民生活、生活质量提高产生了直接影响,不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持久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是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攻城拔寨的歼灭战,那么振兴乡村则是一场持久战,久久为功。要做到两者有效衔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环节。


一、政策持久性

各地政府部门应坚持过渡期内“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用足用活“5年过渡期”的政策红利,切实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同时,还应建立远近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完善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使一系列过渡性政策不断取得实效。


二、人才持久性

西部乡村振兴,人才是重头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支撑。一方面,在产业振兴过程中,离不开人才保障,特别是要持续发挥产业能人、技术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基层治理型干部和人员。让基层懂政治、有激情、愿干事的人才不断发挥作用,淬炼和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衔接中激活基层人才选拔的“一池春水”。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必然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人口的转移必然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的正面影响必然对农村和农民产生正面影响和深远影响,但也不能忽视一些负面影响。


一、城镇化建设使农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扩大农村市场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不仅能够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农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潜在购买力的急剧提高,这些都将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极大,市场也将更加活跃。


二、城镇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并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转变,促进农业结构向专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加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此外,城镇化还可以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创造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规模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三、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镇化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使农民减少,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直接拉动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城镇化还能促进城乡交往,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增强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农业就业人口结构从根本上得到调整,农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

乡村衰退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但在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体,本应相互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农村实现农村建设转移的中介和桥梁,但实施过程被一些地方政府异化放大、突破利用,盲目实施大规模撤村并居、侵害农民权益、无视村民意愿、破坏乡村风俗文化、上楼致贫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村正确认识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契机,使人们重新审视原有的发展路径。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不仅仍然重要,而且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统筹,更好地发挥农村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中的作用,而西部农村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城镇化模式或路径的多元化需要。


一、西部农村城镇化特点

西部农村城市化受资源禀赋贫瘠的制约,造成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一是地段限制。西部处于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运输条件差,思想观念落后,管理方式传统,直接影响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空间的转移,造成了进一步的封闭和落后,也缺乏吸引人才的魅力和条件。第二,自然环境脆弱。城镇化力量单一,大多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一旦资源枯竭,城镇发展也就缺乏新的动力,加之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人口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等因素,使就地城镇化比其他地区的城镇化难度要大得多。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于政策导向等原因,西部与东部、中部地区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仍以农牧业为主,工业积累不足,技术多元差距和受教育水平低素质低,使当地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后发优势效果不够明显。四是封闭发展模式。西部地区交通密度远低于东部、中部等地区,内陆航运、铁路、公路不信息不畅,自我积累能力差,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融资渠道不畅,FDI比重不高等问题凸显。


二、西部农村城镇化动力

把西部农村城镇化的原动力和带动力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了关键性的发展作用。第一,相关政策支持。西部农村城镇化政策环境较好,党和国家多次明确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都明确提出要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第二,农民自己的要求。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甚至有人想通过宅基地置换来改变自己在农村的地位。第三,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民集中居住与园区建设、企业发展、土地流转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壮大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而新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得到了长远的农民的长远生计得到了保障。四是高效利用资源。当前,农民居住分散,缺乏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村庄布局混乱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就地城镇化可以大大节约公共服务成本,基层政府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也可以有效提高效率。五是统筹城乡发展。各地探索实践的重点是农村整体转型,措施政策致力于破除制约城乡协调的体制机制障碍。第六,社会基础深厚。农民迫切希望成为城镇中的正式一员,而作为农村城市化主体的农民可以在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


三、西部地区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模式比较分析

西部地区历来与国家民族发展但发展不均衡,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造成农村统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差异,也预示着相关制度政策的下一步调整十分必要。当前西部城镇化模式复杂,已有研究还缺乏对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全面系统梳理,或过于宏观,仅就外延扩张与内部重组两类空间模式的动力机制差异进行论述,或过于微观,仅分析局部或某一特定空间模式的动力机制。根据城镇化推进的动力机制和空间布局,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带动、集中居住或项目统筹、村集体筹资、政府保障性住房、偏远农区(中心村)建设、慈善资助等以西部农村自然环境和发展水平为基础科学划分的城镇化模式,与西部实际相适应,并对不同模式进行案例考察和适应性分析,对全面认识西部农村就地城镇化至关重要。伊犁州尼勒克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边远山区县,辖10乡1镇2场,通过开展土地征迁安置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形成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新模式,如“驿站+联牧户”“公司+驿站+牧户”“党员致富能手+牧户”等,推动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


(作者:西促会编辑部)

推荐阅读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
2024-02-06
2023-12-31
2023-11-07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