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定居后须宜因地制宜寻求产业发展之路

发表时间:2012-03-28 00:00来源:西促会
  • 新华社西宁3月27日电(记者党周 吕雪莉)记者最近在青海藏区调研发现 ,在广大藏区广泛展开的游牧民定居工程让草 原牧民进城定居 ,对于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生态畜牧业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也成为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而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自筹资金困难、配套保障不足、后续产业发展不完善等问题仍需着力破 ,有关人士建议因地制宜寻求产业发展之路。
  • 游牧民定居工程开启牧民新生活
  •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现有牧民1 7 . 1 4万户、 7 4 . 9 1万人 。 2 0 0 9年以来 ,青海开始在全省牧区实施游牧民 定居工程 ,经过3年努力 ,共开工建设6 . 9 9万户游牧民定居房 ,藏区累计27万牧民搬入了新居 ,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 得以缓解 ,牧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 ,青海省将重点在牧区5个州、 23个县建设游牧民定居房屋1 . 4 6万户。
  • 从草原到城镇 ,从帐篷到楼房 ,从牧民到城镇居民 ,游牧民定居工程在改善牧民群众住房条件的同时 ,也改变着他们的生产 生活和思想观念 ,就学、就医更加方便 ,放下牧鞭开饭馆、搞旅 ,从事二三产业让牧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眼界不断扩
  • 宽。
  • 牧民定居后的生活方式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工具走进定居牧民家中 ,现 代化的娱乐休闲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牧民所接受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 ,牧民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积极从事服务行业和外 出务工逐渐成为牧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 记者近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看到 ,一片红色彩钢屋顶的砖房异彩排开、错落有致 。倒淌河镇党委书记 周先告诉记者 ,这是镇上元者、蒙古、东卫三村的混合居住点 ,住着83户牧民 ,都是贫困户。
  • 共和县农牧局副局长德拉说 ,牧民进城定居后 ,不仅居住条件改善了 思想观念也发生着空前的变革 。蒙古村牧民达杰原先 在牧场放牧 由于畜多草少 ,效益欠佳 ,全家一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 。搬迁之后 ,全家已经改变了过去放牧的生活 ,他和妻子 在西宁等地打工 ,女儿才让措在县城当护士 业余还做一些十字绣 ,全家每年能收入3万多元 比搬迁之前增加了一倍多 。达 杰一家还在筹划着等天暖和了在定居点周围建些温室种植蔬菜 这样不仅我们自己吃菜方便了 ,有剩下的还可以运到县城里 去卖 达杰说。
  • 共和县副县长才洛加说 ,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改善了牧民的居住条件 ,解决了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 ,也为部分 由经济条件的牧民从事二三产业搭建了平台 真正实现了从帐篷到楼房、从草原到城镇、从牧民到居民、从游牧到定居的历史 性跨越 ,为生态畜牧业的建设和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夯实了基础。
  • 进一步推进定居工程需解决三方面问题
  • 记者了解到 ,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虽然取得一定成果 ,但在进一步推进过程中尚需考虑并解决三方面问题。
  • 一是自筹资金难以落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国家扶持藏区发展的政策很好 ,牧民受益不少 ,但牧民思想上的依赖情绪还比 较浓重 。基层干部反映 ,在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中 ,牧民群众自筹资金普遍积极性不高 。有的牧民确是家庭经济困难 ,也有的 存在比较心理 ,造成自筹部分的资金难以落实。
  • 二是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保障 。游牧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 除了建房外还须配套定居点道路、水、 电等设施, 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 。定居点的水、 电、路配套设施是否完备是影响入住率和牧民进城后能否住得稳一个重要因素。
  • 三是后续产业发展还需更多扶持和引导 。游牧民定居后干什么、靠什么生活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势必会让牧民居而不 ,重回游牧状态 ,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游牧民定居后 ,其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发展意识不足 ,转变思想比改变生活方 式更加困难 。在调研中发现 ,有的牧民宁愿闲在家里而不外出打工 除了受语言不通的限制外 自身缺乏创业意识是重要原 。另外 ,也有一部分牧民将自己的脱贫、增收看成是政府的事 ,在一定程度上有等靠情绪。
  •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寻求产业发展之路
  • 针对以上问题 ,有关人士建议进一步加大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投入力度 ,适当考虑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工程整体实施 。同 ,对已经建成的定居点的水电路问题 ,各地政府协调相关水利、交通、 电力部门 ,通过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捆绑解决 以共和 县为例 ,这个县已准备通过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定居点通水问题 ,并力争今年内实现9 5%以上定居点通水。
  • 有关人士建议政府引导牧民从传统的草地畜牧业转向发展生态畜牧业 建立合作社 ,草场、牛羊入股 ,搞牛羊育肥 富余的 劳动力可以解放出来搞劳务输出 。同时建议政府大力扶持牧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为定居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是提高畜 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大力发展特色奶制品、民族风味乳肉、绿色有机食品等食品生产加工行业; 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 ,带动第 三产业快速发展 ,利用牧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三是扩大牧民自主就业渠道 ,在发展民族手工业、 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的同时 ,各级政府要积极开拓城镇就业门路 ,促进牧民由简单定居者向城镇经济的生产经营者转变 由传统 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城镇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 ,使城镇化趋于定型和完善。
  • 共和县副县长才洛加说 ,牧民集中居住后的发展问题 ,要因地制宜寻求产业发展之路 比如环青海湖地区 ,主要依靠王牌 景区青海湖的优势来发展旅游 。共和县甲乙村七社已经开了个好头 ,该社组织1 0户牧民在青海湖南岸集中搞起旅游接待 仅去年一个夏季这个接待点就收入4 0多万元 。不到两年时间 ,领头的牧民宽太先不仅脱了贫 还成为了全村的致富带头人。 江西沟乡的7 0多户牧民进城定居后 ,依靠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 ,发展二三产业 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推荐阅读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
    2024-02-06
    2023-12-31
    2023-11-07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