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源自跨越发展的务实之举

发表时间:2012-05-14 00:00来源:西促会
  • 没有哪个产业门类 ,像农业那样在发展全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 没有哪个利益群体 ,像农民那样事关 民生根基 时刻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弦; 没有哪个变革领域 ,像农村那样总是活力无穷、同时交织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 难题——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云岭高原更是如此。
  •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处在新一轮发展关键期的云南 ,提出这一重大思路到底有何特殊背景和深层意义?又蕴含着什 么新鲜内涵和新锐指向?
  • 源自跨越发展的务实之举
  • 农业始终是最基础的产业 。在云南省 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 ,直接或 间接来自农业 。显而易见 ,没有农民的增收致富 ,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 ,云南的跨越发展就无从谈起。
  • 今天 ,云南省农业走进了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越过4000元关口的大好时光 ,也步入了农业生产发展 和农民增收困难突出、挑战严峻的时期 。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大潮中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如何担当起持续保 障和深度牵引的重任?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命题。
  • 正是通过对全省农业起承转合演进历程的梳理和审思 ,在对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把握与不懈探求
  • 立足高原特色、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调快调优一产的新思路应运而生 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 全优质、四季飘香的全新定位和航标破土而出。
  • 经过深入调研、与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话交流 ,我们获得的是新的认知: 高原特色农业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翻新的 定义 ,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有机对接的一次重新出发 ,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又一重大提升 ,是云南抓 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谋划跨越发展作出的科学决断 ,更是立足4600万各族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确定的民本取向。
  • 出自高原红土的精彩之笔
  • 资源禀赋独特的云南 ,对特色农业不仅不陌生 而且不乏精彩之笔。
  •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让农民吃饱肚子之后 ,靠特色赚钱、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 构想便在红土高原萌生 。依托红土地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烟、糖、茶、胶率先起步 ,并很快撑起农村经济火红一片
  • 。独特优势产生的产业效应 ,让农民群众感受到了特色农业结出的财富果实是那样的真切 由烟糖茶胶点燃的特色激情 云岭山乡勃发 。此后 ,花卉、蔬菜、马铃薯、咖啡、南药、经济林果等等 ,一批散发着红土高原芳香的农产品独树一帜 ,显示 出做大做强的现实趋向和丰厚的开发潜力。
  • 与其他产业的发展轨迹和节律相似 ,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有优势、出特色 ,但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 产业 ,成长之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不时经受着市场寒流的冲刷和考验 ,稚嫩的特色产业时而被推向浪尖 时而落入低谷 。然 ,拥有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的云南人 ,终究不相信红土高原独特资源滋养的特色农产品会凋萎 。就是在潮涨潮落中 ,全省各 地锲而不舍、迎难而上 ,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改造建设优质高产的第一车,用工业的理念谋划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多年 积聚的特色产业发展能量与新的观念和机制相结合 ,激发出一波又一波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 如今 ,云南省特色农业已从零星分散到规模发展再到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 ,从传统粗放种植迈向依靠科技提质增效 ,从有 产品无品牌到云花、云茶、云菜等云字号特色产品成为云南农业的新标签 ,云南特色农业的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和市场影响 已不可小视——
  • 去年烤烟种植面积700多万亩 ,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优质烟叶生产大省;橡胶700多万亩 ,产量超过30万吨 ,跃居全国第 ;甘蔗面积450万亩 ,产糖200万吨 ,是全国第二大蔗糖生产基地; 茶叶面积560多万亩 ,产量25万吨 ,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 三;鲜花红遍中国、绽放海外; 咖啡成为中国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基地; 蔬菜种植面积1100多万亩 ,成为产值超百亿的大产业; 马铃薯种植规模1000多万亩 ,居全国第三; 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达4500多万亩 ,成为中国干果生产大省 ……
  • 走过跌宕起伏的特色产业长路 ,在求变、破局、突围和超越中 ,云南农业呈现出一抹抹夺目的亮色、一个个耀眼的金秋 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特色农业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可靠财源 。这些宝贵成果和经验 ,带给我们 的是一路前行的坚定信心。
  • 发自大地深处的急切之声
  • 高原特色农业 ,是写在云岭大地上的一篇篇多姿多彩而又耐人寻味的大文章 。用新视野、新高度来观照 ,不难发现全省农 业总体仍处于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化经营层次低、经济效益总体不高的境地 ,依然是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中最明显的短板。如果不谋求新的突破和跨越 ,就无法承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之重。
  • 从农业最大宗的产品来看 ,全省粮食平均单产仅260公斤左右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来公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 ,在跨越发展的路上 ,我们需要拎的米袋子分量委实不轻。
  • 最能体现云南农业地位的特色农业 虽然烟、胶、茶、花等多个特色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头顶全国第一 的桂冠 ,蔗、菜、 果、药、畜的体量也在全国靠前 ,但除云烟、云花等少数产品在国内有绝对的产业优势和市场话语权外 多数产品和产业 ,仍 经不起市场的风吹雨打 ,整体上仍处于产业发展低层次 ,大而不强、大而无名的传统粗放发展阶段。
  • 不妨从产业链的第一车间开始作一番考察 。纵观全省 ,高产优质的种植基地只是少数 ,相当数量的各类种植园因品种、 栽培管理技术、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等制约 ,产量不高、质量不优 。加工增值是云南特色农业最明显的薄弱环节 使是有
  • 一定基础的产业 ,大都停留在以初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低端 。要么加工企业装备和工艺与国内外同行有相当差距 ,产品档次不如 人家反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要么虽有好的产品 ,却因品牌打造滞后 ,营销乏力 ,好东西并没有赢得市场卖出好价钱 比如甘 ,生产到白糖可以说就终止了 以白糖为主要原料的饮料等深加工食品 ,在云南没有一个大品牌和一家大企业 。再比如橡
  • ,产品基本止于干胶这一原料产品上 以橡胶为原料的轮胎、运动鞋等深加工产品 ,在云南也没有像样的企业和产品 。最让 云南人汗颜的是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知名轮胎企业 ,家家千里迢迢来云南买糖买胶 ,制造出高级糖果、饮料、轮胎、运动 鞋等深加工产品 ,然后再返销到云南 ……
  • 相对成熟的产业如此 ,年幼的新兴特色产业开发层次更低 。坐拥资源却只能在产业的低端仰羡产业链的高端获取丰利 ,这 是云南大多数特色农产品面临的窘况 。有专家指出: 只有种植规模 ,没有完整产业链的断头农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 博弈与交融中 ,肯定处于弱势 ,其规模再大也很难实现产业的获利性增长。
  • 一根甘蔗一粒白糖 ,一棵胶树一滴胶乳 ,折射出的是云南省特色农业从种植、加工到品牌打造、产品营销整条产业链突出 的差距和问题 ,它明白无误地昭示我们 当下农业的发展竞争 已经不仅是传统农业条件下初级产品形态的竞争 ,而是在资
  • 源、环境、市场等多重约束加剧的情况下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 。在今天高原特色农业新的起步中 ,亟待我们摆脱传统农业路径 的依赖 ,在创新中求解 ,在转变中突破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高原特色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高原特色农业 ,用健全的农 业产业体系提升高原特色农业。
  • 追根溯源 ,登高望远 ,高原特色农业需要质的飞跃 ,这是发自云岭大地深处的渴望和急切呼唤 ()(记者 徐体义 张锐 熊燕 朱绍云)
  • 推荐阅读
    2024-11-04
    2024-11-01
    2024-09-29
    2024-09-28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