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东兰和谐发展

发表时间:2013-01-04 10:55来源:西促会

东兰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属河池市辖县 。辖14个乡镇 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 2011年底总人口30.15 ,其中农村人口25.05 、瑶 、毛南 、侗 、仫佬 、满等11个少数民族。

东兰环境优美 ,风旖旎 ,是人们理想中的天然养吧、名副其实的养生天堂 、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 、全国异地养老基地 、中国最佳 绿色态县 、中国十佳最美乡村。

东兰县物华天宝 ,美丽神奇 ,特色资源丰富 。东兰盛产的板栗 、八角 、茶果 、桐果 、三乌鸡等地方产品闻名全国 同时 东兰也中国板栗 之乡 ,现有连片优质板栗面积27.5万亩 东兰板栗畅销全国20多个省 、市 自治区 ,主导产品甘栗仁远销日本 、韩国和东南亚各国。

东兰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文化底蕴深厚 。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是邓小平领导右江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 ,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 、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和右江革命根地的腹心地 。东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县内重要革命遗址东兰烈士陵园 、韦拔群纪念馆 、广西农民运动 讲习所旧址列宁岩 、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和韦拔群故居等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东兰红色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 游景区 。东兰文化遗产丰富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3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 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

长寿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9~2011 东兰县户籍人口和百岁及以上老人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2009年末总人口达29.33 百岁及以上老人50 占总人口的 17.05/10万;2010年末总人口达29.55 ,平均预期寿命76.2 80岁以上老人4334 占总人口1.47 百岁及以上老人59 占总人口的 19.97/10万;2011年末总人口达30.15 百岁及以上老人63 占总人口的20.9/10 。按照中国老年学学会制定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 准》 要求 东兰的长寿代表性 、长寿整体性和长寿持续性3项必达指标均已达到并超出标准 。其中在长寿代表性方面 2011 63位百岁及以 上老人已占总人口的20.9/10 (标准为7/10万) ;在长寿整体性方面 2010 ,全县人口平均寿命达76.2 高出平均预期寿命 (县级) 4.8 岁; 而在长寿持续性方面 ,全县80岁以上老人达0.4334 占总人口数的1.47% 高出标准0.07个百分点 。其他考核指标 ,如经济发展 、社会 保障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等也已超过全国平均指标和考核标准。

近年来 东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务实奋进 ,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2010年城镇和农村人均年收入分别比2009年增长10.6%和12 2011年比2010年分别增长6.3%与14.4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基尼系数 0.4以下 。社会保障覆盖面逐年扩大 2010年城镇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例为38.61 ,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为64.94%; 乡村参 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达100 2010年末每1000名老年人拥有老年福利类收养单位床位数19.6 ,每千人拥有卫生床位数3.08 ,每1000 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39 2011年末全县共有412580岁及以上老人获得政府长寿生活补贴 ,贫困老年人全部获得政府救助 。全县森林覆盖 76.35 ,大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 。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部规定的GB3096—93标准 随着东兰经济不断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东兰已开始进入长寿时代 ,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百岁老人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 百岁以上老人 人数从200950人增加到2011年末的63 占总人口的20.9/10万。

长寿原因及主要特点

气候温和 ,环境宜人 。东兰地处亚热带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空气清新 ,是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县 。森林覆盖率达 76.35%,居全广西之首 。东兰上空因无工业废气 化学药品的污染 ,整个环境植被保护良好 空气洁净 ,灰尘 、微粒极少 ,是岭南地区优秀的 避暑胜地 。经测定 东兰地区常年的空气高含量负离子普遍在2万以上 ,而坡豪湖泊 、月亮河畔等地则高达5~6 ,是大城市的1000倍以上。 置身其间 ,如超然世外 ,使人心旷神怡 ,悠然自 ,是人间难得的一块净土 中老年人长寿养生的天堂。

设施完善 ,政策健全 。东兰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老龄事业 ,积极完善和落实老年养老 、医疗等优待政策 。从2010年开始 ,县政府每年 安排600万元作为60岁以上老人的长寿补贴;2011年以来 ,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乡村敬老院建设 全县147个行政村都建设村级卫生室 。近几年来 ,县政府坚持把老龄事业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来抓 由县财政负责长寿老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和大病救助等方面费用 ,老龄委成员单位每年至少为老年人办成1~2件实事 ,通过组织开展到敬老院 、五保村送戏曲 电影慰老活动 ,不断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确保长寿老人病有所医 有所养 、住有所居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政策机制不断健全 ,为老人快乐养老提供了 保障

尊老敬老 ,蔚然成风 东兰县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 家有老人宝中宝观念根深蒂固 ,尊老敬老养老氛围浓厚 。东兰的寿星很少有独 居者 ,大多都与后辈子孙共同生活 多数长寿老人都是四世 、五世同堂 。几代同堂 ,儿孙们十分孝敬老人 ,在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悉心照料 争着为老人洗脚捶背 。在外工作的子 ,也经常抽空回家与老人拉拉家常 ,说说贴心话 。平时针对老年人自身特点 ,村民委员会经常组织为老 年人 ,邀请个体商户为老年人理发 。社会的关爱 ,儿孙的孝敬是老人得以健康长寿的最重要原因。

喜爱劳作 ,怡然自得 。东兰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耕读文化 ,保存良好 ,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无争 宁静而又和谐 。东兰县长寿老人多生活 在风景如画 、环境优雅的乡村 ,一生以勤劳为本 ,与节俭为伴 ,远离不良嗜好 即使年事已高 ,仍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 。寿星们 始终保留不抽烟 、少喝酒 、适当劳动 、开心生活的习惯 亦或拾柴割 ,活动活动筋骨 ,增强体质; 亦或提鸟上山 ,投身大自然 ,聆听鸟语 陶冶性情 ,舒展心胸; 亦或与孙子 、重孙们嬉戏打闹 ,尽享天伦之乐 。适宜的人居环境 多姿的自然景观 ,铸就健康体格。

绿色食品 ,饮食健康 。低脂肪 、低动物蛋白 多果蔬 ,主食以五谷杂粮为主 ,是东兰人的饮食特点 。东兰人常吃玉米粥食 ,其中著名的珍珠 黄玉米所含的维生素B1、维生素E和胡萝 卜素均高于其他地区的玉米含量 ,玉米粥成了既富营养 易于消化 ,又可祛肠胃病的长寿粥 当地食 用的油料火蔴 ,有润肠 、补溢 、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之功 ,被称为长寿油 。饮食以清淡为主 ,本地产的苦麻菜 、竹笋 、豆类 、薯类等 ,都是人 经常食用的抗衰老保健食品 。平时食用的新鲜果蔬无污染 肉类也以当地林下养殖的东兰三乌鸡 、东兰黑山猪和被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健康养 的无公害生态水产品为主 。喀斯特地质的山泉水是东兰的主要饮用水 ,经检验 当地水质具有弱碱性离子 ,含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 微量元 ,氧化还原电位低 ,无有毒有害致癌物质 ,是天然之水 、营养之水 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的膳食结构 ,使老人们身体健康 颐养天 年。

文化厚重 民风古朴 。东兰人天生乐观开朗 ,善良宽厚 ,尊老爱幼 乐于助人 ,尤其是老年人大多心境平和从容淡定 ,待人接物态度真诚和 ,对同辈人尊重 、对下辈人慈爱 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 ,较少对生活有苛求和不满 。每年均有传统节庆习俗等文娱活动来调剂生活 ,壮族 民间的三月三歌节 唱山歌祈风调雨顺的蚂拐节和瑶族民间庆祝丰收的祝著节等历史悠久且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节日 ,是东兰民间 民俗文化的代表 。近年来 随着乡村文体设施不断完善 乡村老人文艺队 、农艺队越来越多 ,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 。平时 ,老人们自编自导自 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利用春节 、中秋节等节庆日和闲暇时间 ,通过开展联欢会 、座谈会 、祝寿会以及棋牌 、晨练健身等活动进行 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又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使长寿老人快乐生活的总体水平正在一步步提高 。东兰文明古朴的民族文化 无忧无虑的生活习性 ,快乐健康的心态 ,成为东兰寿星长寿之源

文章分类: 西部人物
分享到:
推荐阅读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
2024-02-06
2023-12-31
2023-11-07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