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时远:西部发展应提升人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0-11-15 12:26来源:西促会

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可能永远也赶不上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西部地区一定要因地制宜 ,提高人的发展能力 ,而不是做一些如盖高楼大厦这 种表面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 、学部主席团秘书长 、社会政法学部主任郝时远接受《中国经营 报》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西部地区应该探索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 ,提高少数民族自主发展能力。

仍应保持谦逊态度

《中国经营报》 :近年来随着国力增强 ,有声音提出中国应该抛弃韬光养晦 ,开展更具主动性的外交 ,但也有一种声音说 中国的软实力 。你认为中国在国际上应采取什么样的定位?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姿态或者战略?

郝时远: 如果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就要期的韬光养晦 ,这是和我们整个国力水平 、国民素质 、国际视野相关的。

从整体 中国还不是工业化国家 ,而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 。近十年虽然国家对西部地区投入非常大 ,但人的发展与东部地区仍有 差距 。在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中 ,促进人的发展将面临一些重大问题 。首先 ,世界离不开中国 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充满了发展生机; 其次中 又离不开世界 。但从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自身发展的动力来看 中国还很欠缺。

我们还是应该韬光养晦 以一种谦逊的态度来面对世界 ,这是一个必经之路 。不能太过张扬 ,也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西部发展不要做表面文

《中经营报》: 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哪些不同的路径?考虑到中国的多民族和区域分布特点 ,在城市化路径中应该有哪些相应的 政策考虑

郝时远: 西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发展 ,大体上一个标志是以城市化 、农业化作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我在西方国家考察时 到了 很多非常传统的小城 ,这些地方的居民很少 ,但是它的生活水准很平均 。在这些小城镇里你要买什么很高级的东西不一定有 ,但是只要你订 货他马上就给你运 ,而且肯定会给你送到 ,这就是社会服务和社会生活质量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应该在西部发展当中追求

但现在西部发展中有一个问题就国家在支援扶持西部 东部地区都在提供资源甚至带有承包性的去扶持一个县 、一个地区发展 ,但在这 种发展当中多少带有表面性的文章 比如一定要盖多少大楼 ,一定要把东部某种东西搬过来 。这个是没有必要的。

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提高人的发展能力 。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应该突出这个地方的人文特点 ,它应该是多样性的 ,应该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

,要使种小城镇的建设 ,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能够突出地区特色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这个地方。

《中国经营报》: 中国目前有很多地方 比如贵阳的苗寨 ,在商业化进程后 原有的生态文化已经破坏了 。但不进行商业化 ,又很难找到 民族地区富裕的道路 。这个矛盾很普遍 ,应该如何平衡?

郝时远: 我觉得这种传统的也好 ,现代的也好 ,旅游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发生变化这是肯定的 。只要是我们在开放性发展的进程当中 ,任 何一区域 、任何一个聚集的单元 ,不管是新增的 ,还是自然形成的 ,都是会受到影响和发生变化的。

比如过去砍木头 ,去制作一个木头 ,现在就可以很简单的买到塑料的替代品 。这种替代的过程是非常快的 ,而现代化又是在加剧这种速 。替代性的东西越多 ,也就意味着同质性在增强 ,我觉得日本在保护她的民俗方面做得比较好。

像这样传统性的保护可能也是我们未来要开发的一个渠道 。这种渠道需要有一些引导性的政策来支持 比如说哪些东西是可以持久的 ,是 入现代生命力。

作为人类学家 ,我希望现代社会应该做到以人为本 ,如果说我们在面对传统尤其是面对少数民族特色包括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时 够有这么一种态度 ,我想传统和现代的交融可能就会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

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 、学部主席团秘书长 、社会政法学部主任郝时远

当代中国民族文化主题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为解决民族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并不意味着就解决了所 民族问题 。不过 ,在自然条件复杂 、人文环境多样 、经济社会基础滞后的西部地区 实施超常式发展还没有成功的经验 ,我们不可能把东部的 发展经验直接搬到西部地区去 。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进程中 ,要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制定实施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不能搞一刀切 ,也不能 盲目追GDP增长而掩盖甚至忽视人的发展问题。

推荐阅读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
2024-02-06
2023-12-31
2023-11-07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