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达明天,今天就要启程、、——《西部时报》文艺副刊创刊座谈会侧记

发表时间:2012-12-17 10:19来源:西促会
  • 本报记者 冯建龙
  • 燕京瑞雪白如絮 ,飞舞吹暖我情怀 。纵然骄阳恩泽西 犹忧担当辜美意 。雪后朝阳暖暖地照在金黄色的银杏树上 ,光影从斑 驳的叶片中透过来 ,初冬的北京美得如同一幅油画。
  • 冬天是孕育的季节 ,也是预备启程的季节。
  • 20121130日上午 ,《西部时报》文艺副刊创刊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媒体人、出 版人和诗人 ,就《西部时报》在党的十八大的东风吹拂下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的号召下 审时 度势 ,开创文艺副刊的文化意义和践行方法 ,献计献策 ,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热烈研讨。
  • 座谈会在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的会议室进行 ,会场头一天就已布置一新 ,其暖融融 。一大早 ,莅临会议的程路主席就带着和 蔼的微笑出现在了贵宾接待室 ,他仔细地询问会议筹备情况 ,一边悉心地指导工作人员 ,一边热情地跟陆续赶来的嘉宾一一握 手表示欢迎 。会议总负责人丁春明忙得有些顾不上大伙儿 只见他一边跟在百忙之中早早从国新办机关赶来的胡伟平寒暄 ,一 边着急地迎接裹得严严实实刚从电梯里走出来的石国雄 ,堂堂一位报社行政总监 ,此刻全然没有了平日的那种架势
  • 《西部时报》 总编辑杨泉福也早早地到了现场 。与大伙寒暄 ,他直奔会场 ,检查完给嘉宾们准备的会议资料 ,立马吩咐我 要多放几份样报 尤其是有贾平凹等名家的访谈文章的有代表性的报纸 ,让大家看看我们的副刊栏目《溯思访谈》是怎样同 西部作家密切往来的 ,这样不但能让他们更加了解《西报》副刊 ,而且能大大增强报纸的影响力
  • (一)
  • 回想起今年2月中旬 ,在西部时报社社长程路的亲自提议和直接过问下 ,《西部时报》赶在全国两会之前推出副刊试刊第一 期的那一刻 ,我至今仍激动不已 。因为为了做这个副刊 ,我差不多已私下里准备了2年时间 。其间 ,我曾给总编辑杨泉福递交 了一篇7000字的文稿 ,谈了一下自己对创刊近9年来尚没有副刊的《西部时报》开设副刊的构想 ,没想到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 和大力支持 ,但一直苦于时机不成熟、准备不充分而没能成形 。直到今年2月初 ,程路社长敏锐而果敢地触摸到了党的十七届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的脉搏点 审时度势 ,下定决心要创办一个副刊 ,于是在他的领导和决策下 ,《西部时
  • 报》文艺副刊《西部》试刊号应运而生了 。试刊得到了全社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关心与鼓舞 ,甚至得到了儒雅的经营总监张 整顿的赐稿支持 。张总堪称是一位儒者 ,文化底蕴深厚 ,尤擅吟诗作赋、藏宝绘画 。来到会议现场这会儿 ,他正忙着准备做会 议记录的材料 ,无暇招待大家。
  • 程路是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理事长 ,为了加强西部时报社的领导力量 中国西部发 展促进会决定程路同志兼任西部时报社社长; 胡伟平是国务院新闻办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西部时报社 委会成员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 ,公务缠身的他依然为报社的事不含糊不推辞;石国雄是中国报刊业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西 部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西部时报社委会成员 ,他对办报有挥洒不尽的热情 ,有使不完的劲儿 。如今 6位社委会成员悉数到
  • ,用总编辑杨泉福的话说 ,是《西部时报》为一个专刊全体社委会成员齐聚的不多的盛况。
  • 时届930 ,与会嘉宾各就各位 ,兼任主持人的杨泉福宣布座谈会开始 。他向各位嘉宾致完欢迎词后 向嘉宾们详细介绍 了《西部时报》文艺副刊的发展现状和会议宗旨 。末了他说:为了《西部时报》今天这个副刊创刊座谈会 ,大家有的把别的 会议推掉 ,有的把家里的事情推掉 ,有的是不远千里专程赶来的 ,这难道不让人感动吗?顿时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 把大家都视为智者 ,期待大家的金点子。
  • 会场气氛刚一升温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孙波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他引经据典 由中国传统文化先河后海的精 神品质想到了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祭先河而后海赋》 ,他认为华夏文明的根在西部 ,而这个根体现在发源于西部的河流上 一个江河源和它的三大河及其流域足以在时空上概括西部的意义和与全国的联系 我推荐叫先河 先河最好不过!孙波 自信地说 。孙波的提议调动了现场的气氛 ,顿时 ,在座嘉宾纷纷加入到了讨论之中。
  • 《十月》杂志社原副总编田珍颖响应孙波的提议 ,但鲜明地表示不认同 ,仿佛霎时间回到了20年前她为贾平凹编辑出版长篇 小说《废都》 时的那股劲 。她说:对报纸的副刊我只能是一个读者而已 ,为它去设计恐怕是比较难的 尽管如此 ,但她一开 ,大家就被她深厚的学养吸引了 田老以一个编辑的从事准则和感受 ,讲到要想办好一个刊物或一份报纸 ,编辑的素质固然 十分重要 ,但对部门领导的要求更高 。她说不是我们在西部就想西部 ,在中国就想中国 ,而是我们要想到比西部更大、比中国 更大的人类生存空间 。她提醒编辑要有多维的思维 田老字正腔圆的京腔表述和她敏捷的才思 ,让人一点不觉她已年逾古稀。
  • 由田老谈及办刊的视野问题 ,生于陕西岐山的中国武警出版社副社长、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温亚军以一个军旅作家的身 ,谈到了《西部时报》文艺副刊在这方面的诉求 ,他说:我们应该摒弃局限性 ,我们要做得很开放 。在作品方面 ,可以搞 连载 比如社会热点的报告文学和民生文学 ,副刊承载的内容不同于《西部时报》前面各版所承载的内容 。我觉得连载能抓住 读者 能大大提高发行量 ,并且要注重名家 。我建议副刊叫高地 温亚军是位军人 ,在新疆服役16 ,他讲话思路清晰明
  • 了。
  • 但还没等温亚军说完 ,依然激动的孙波插话反对说:“‘高地与《人民日报》 大地雷同 ,局面还不够大 先河 ,一定 中!
  • 这时 ,姗姗来迟的肖立军 ,作为《中国作家》 纪实版的总编辑 ,他对温亚军的看法表示赞同 。他认为 ,《西部时报》要是做 副刊的话 ,培养作家恐怕不是《西部时报》 的主要任务 ,所以还是主要反映西部的文化、西部的风骨、西部的精神、西部的人
  • 。他说:按照我的经验 ,我想《西部时报》是不是独特地将副刊干脆办成一个大纪实的专刊
  • (二)
  • 肖立军的观点很快被大家所热议 同样以办刊物被广大读者熟知的《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杨晓升不但对此深感亲 ,而且更赞同田老的观点 ,他说:我觉得西报副刊的名字 ,一是要准确 ,二是要明确 。当然 ,用孙波先生提出的先河也可 ,它比较符合报纸副刊的取名方法和风格 ,但是《西部时报》是面对普通百姓的 ,所以会显得过于文艺
  • 提及《北京文学》 ,作为一名文学青年 ,我常常为它的辉煌感到骄傲 1950年创刊至今 ,它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 20世纪50年代 ,《北京文学》 因发表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时期之后 ,《北京文学》更 是佳作迭出 。如今 ,《北京文学》不但成为报摊上仅有的几本纯文学杂志之一 ,且一直引领新世纪文学之风骚 。而承继它和把 它的文学精神传承到今天的人正是杨晓升。
  • 杨晓升从他主持《北京文学》这么多年的经验谈起 ,他认为要注重对西部作家、西部诗人以及其他西部文化名人的挖掘和介 我以前没有深入看过西部时报 刚才粗略地翻阅了几期 ,上面有一个对贾平凹和海男的访谈栏目 ,这个点子抓得很好,
  • 做法也很好 ,那么就应该继续往这个路子走下去
  • 还没等杨晓升说完 ,作家老鬼就接过话茬 ,他认为一个副刊不在乎名称有多好 ,主要在乎内容 。他虽然不是西部人 ,但曾经 在内蒙古插过队 ,在那生活过8 ,对那里的感情也很深 。他说:那里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所以我觉得这个副刊叫西 就成
  • 这时 ,此前一直闭目静思的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王占海也迅疾作出回应:既然名字就是一个符号 ,那么这个符号 就不能让人费解 ,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不可能一直解释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所以我觉得《西部时报》 的副刊叫西
  • 挺好
  • (三)
  • 作为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属下的兄弟刊物《文化纵横》 的社长 ,杨平多提一
  • 推荐阅读
    2024-09-02
    2024-08-15
    2024-07-30
    2024-07-23
    2024-07-10
    2024-06-17
    2024-05-21
    2024-05-20
    2024-04-18
    2024-03-27
    2024-03-19
    2024-03-19
    2024-02-06
    2023-12-31
    2023-11-07
    2023-11-01